返回
营销管理

现在做石材不是一味的开采就可以了,需求端也要对接好

2025-08-28 10:39566

(开场醒木一敲)各位石材界的老板、大佬、同仁们!今天这一敲,不是敲醒您的旧梦,是敲开行业的新门——咱们今天不聊虚的,就掏心窝子说点“硬核干货”!这些年,我蹲在矿山边、泡在数据堆里,看遍了行业的起起落落,今天就把压箱底的“行业生存指南”掏给您:别再当“挖矿苦力”了,要做“数据掌柜”;别再拼谁的矿多,要比谁的账本精!

一、行业现状:从“增量狂欢”到“存量博弈”,数据里藏着生存密码

先给大家看组“扎心数据”:中国石材行业年营收长期在5000-6000亿打转,3000多家规上企业,但增速从两位数暴跌到3%-5%——行业彻底告别“挖矿就能赚钱”的时代,进入“存量优化+结构升级”的新周期!


再看“区域江湖”:福建水头一家吃掉全国70%的石材贸易,云浮靠工艺和外贸杀出血路,莱州稳坐北方市场+机械老大的位置,麻城靠单品花岗岩吃定“铁公机”市场——产业集群不是虚的,是资源、物流、人脉的“铁三角”,跟不上集群节奏的企业,早晚被边缘化!


产品端更明显:天然石材还是“老大哥”,但人造石(石英石、岩板)五年内从20%杀到35%,线上“石英石台面”“岩板背景墙”的搜索热度一年涨40%——客户要的不是“一块石头”,是“能装进厨房、客厅、酒店的好看又耐用的空间解决方案”!


进出口数据更“诚实”:进口的都是意大利、土耳其的高端大理石荒料,单价一年比一年高——国内市场早不是“随便拉点石头就能卖”的草莽时代,要的是“高品质、差异化”!出口呢?低端板材被打价格战拖着走,但高附加值的定制拼花、仪器台座,单价逆势涨——低端卷价格,高端赚利润,这是铁律!**


二、四大核心趋势:不跟上,就出局!

1.

绿色环保:不是“选择题”,是“生死线”!


环保政策越收越紧,矿山不开“绿色证明”?直接关门!大数据说话:环保评级高的矿山,荒料出厂价能多卖10%-15%!更关键的是,废水废粉不再是“烫手山芋”——石粉做人造石、环保砖,废渣变资源,环保从“烧钱”变“赚钱”,这才是未来的“绿色印钞机”!


2.

数字智能:从“靠经验”到“靠算法”,效率翻倍!


领先企业早玩起“黑科技”:无人机测绘矿山、三维建模管储量、区块链溯源保质量——出材率直接涨5%-8%!智能生产线更狠:无人桥切、自动磨抛,效率提25%,人工省30%!就说华建的5G花岗岩大切机,又快又省,还带“智能排版”,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几百亿增量——不搞数字化,就像当年拒绝用计算器的账房先生,迟早被淘汰!


3.

渠道裂变:线上“抢流量”,线下“做服务”!


现在60%的采购决策从线上开始:刷抖音看案例、逛小红书找灵感、登建E网比价格——传统批发渠道快成“老古董”,工程集采、设计师渠道、整装公司、线上新零售才是新战场! 不信?云浮有个做大理石拼花的小微企业,天天发“复杂拼花+安装实拍”视频,攒了几万私域粉丝,年产值3000万(注:原文笔误,应为3000万),厂房才3亩——流量不在车间,在手机里!


4.

场景为王:从“卖板材”到“卖空间”!


客户要的不是“一块大理石”,是“能发朋友圈的厨房台面”“能当背景墙的岩板”“能撑面子的酒店大堂拼花”!能做“产品+设计+安装+售后”全套餐的企业,客单价直接翻3倍——谁能让客户“一站式搞定”,谁就能攥住客户的心!


三、生存法则:从“挖矿”到“挖数据”,从“卷价格”到“卷价值”

1.

全产业链“绿色革命”:从矿山到废料,零排放才是王道!


别再想着“挖完就跑”,矿山要绿色开采,运输要低碳物流,生产要节能降耗,废料要循环利用(石粉做砖、废渣做人造石)——把“污染”变成“利润”,才是可持续的“金山银山”!


2.

深度数字化:让数据“管”矿山、“导”生产、“带”销售!


AI能帮你设计花色、检测瑕疵、智能排版;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对接全国产能,让订单“秒匹配”——数据不是数字,是“数字矿产”,比真矿石还值钱!


3.

模式升级:从“卖材料”到“卖服务”!


别再当“材料商”,要做“空间服务商”!测、切、磨、装、养全包,绑定房地产商做战略集采,抓住设计师做“审美顾问”,触达消费者做“高端定制”——服务才是最高的“护城河”,客户粘性比矿石还硬!


4.

品牌突围:讲好“石材故事”,摆脱“土资源”标签!


石材不是“死石头”,是“有故事的地质标本”!英良石材用“化石文化”把石材卖成“艺术品”,这就是榜样!从“To B”绑工程,到“To C”触达业主,品牌才是“高溢价的通行证”!


四、给企业的“行动清单”:小企业也有大机会!

大企业:赶紧去海外“抢矿”(不是抢石头,是抢优质矿权),定行业标准(比如功能石材、抗菌石材),建独立站“出海”(别只靠B2B平台),把“中国石材方案”输出全球!


小企业:别和大企业“硬刚”!用数据“捡漏”——阿里指数、抖音巨量算数找“蓝海”(比如“侘寂风”石材);分析本地装修公司需求,做“特约加工安装服务商”;在小红书、抖音发“加工实拍”“设计案例”,攒私域流量——小产能也能高定价,小企业也能活得滋润!


总结:别再“挖矿”,要“挖数据”!

各位!时代的“叉车”已经碾过“靠山吃山”的老路,现在的石材行业,拼的不是矿多,是数据多;比的不是谁挖得快,是谁用得好!


库存别再“瞎压”:用数据算销量、调生产,让“按需生产”代替“盲目囤货”;服务别再“应付”:测、切、装、养全包,把“一次性交易”变成“终身客户”;产品别再“同质”:挖场景、讲文化、做设计,让每块石头都有“灵魂”!


记住:没有门槛的行业,只有没门槛的思维! 从今天起,把“数据雷达”支棱起来,把“服务链条”拉长,把“品牌故事”讲好——咱们石材人,一定能从“挖矿苦力”变成“数据掌柜”,在红海里划出属于自己的“蓝海”!


谢谢大家!


本文借鉴原作者:麻城石材 宋生的思路整理发表的观点和看法,欢迎交流探讨


打赏
  • 0人打赏
    举报
关闭
同类石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