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头,书写海上丝路新传奇
石博会上游客在展区参观。
新华社福州11月11日电(记者张猛 邰晓安) 中国宋元时期,东南沿海的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最繁忙的枢纽,在马可·波罗眼里它与地中海的亚历山大港齐名。泉州市郊南安丰州镇的九日山,至今仍存13块祈风石刻。
那时,九日山下金鸡港的商船往来无数,海舶扬帆之际,泉州官员要举行典礼,祈风保平安,并刻石留记。石头,似乎只是久远“海丝”故事的记录者。
沉寂数百年后,泉州南安重新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热闹的商埠,让这戏剧性一幕发生的,还是石头。
出人意料的是,南安不是石材的主产地,既不产大理石,也不产花岗岩。
第十九届中国(南安)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上展出的石苹果
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,南安水头镇主要还是依靠种植业、渔业,居民收入较低。为求生计,有些人选择到毗邻的石井、晋江、同安的花岗岩企业打工。但真正的机会,是南安人从他乡找到的。
上世纪90年代中期,南安开始从国外进口石材在本地加工,当地商人远赴印度、土耳其、伊朗、希腊等国开采石头,通过海运运输到中国进行加工,再销往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各地。“买世界,卖世界”成了南安石材商人的一个口号。
第19届中国(南安)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日前举办。据介绍,这是中国展位数量最多、办展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石材专业展会。
展厅内客商讨论洽谈。虽然成交数字尚未统计出来,但可以参照的是,2017年,短短四天的博览会,共签订购销合同1951个,其中外贸订单占比26.2%,价值4.49亿美元。
第十九届中国(南安)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上展出的十二石兽首
在石材商人的努力和“石博会”推动下,南安俨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石材加工贸易、原材料集散、物流贸易中心,其进口、出口石材量分别占全国的60%和55%,石材贸易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小镇水头也因此获得“国际石材之都”的美誉。
在南安,基本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的石材品种:波斯灰、阿拉伯白、西班牙米黄、印度红……每天有成千上万吨的石材和成品从港口驶入驶出,繁忙景象更胜旧日时光。
南安商人远赴世界各地寻找石材,他们的足迹让人联想到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往来盛况。
作为这支石材“探险队”的重要成员之一,英良集团总裁刘良感慨地说:“水头镇从十几家小工厂起步,到如今万国客商云集,这是一个奇迹!”
近年,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变成了世界各国瞩目的新机遇。英良集团的“丝路”色彩也越发浓厚,它不仅在俄罗斯、迪拜设立了海外基地,还投资承包了土耳其、伊朗的矿山。
“'一带一路’给我们集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。”刘良说。
新东源、奥力等南安石材企业还在土耳其创建了全球首个石材图书馆,在大理石出口大国提升自己的形象。
“石博会”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提出,让石材产业的国际合作提档加速,实现了从货物进出到人员流动,再到项目落地、产能合作的新阶段。接下来,他们打算加快石材转型升级,以“泛家居”的品牌形式“走出去”。
石博会期间的“泛家居”
南安石材市场同样给外国人带来了机会。伊朗霍马矿业集团董事长莫森,1996年到中国读大学,毕业后留了下来。受中国朋友影响,他喜欢上了石头,并于2002年开始创业。十几年来起起落落,他一直坚守着这个产业。作为一个异乡人,莫森觉得“不论来自天涯海角,所有'石材人’都是水头镇的主人”。
土耳其石材商人阿德南自己有两座矿山,10年前就开始来寻找合作伙伴,他认为“中国是最大的大理石市场”。
“我新开采了一种白色的大理石,中国人肯定喜欢。”阿德南说,他特意把那家负责开采的公司命名为“silkroad(丝绸之路)”。
在南安商人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中,石头成为他们相互认知的媒介。
在南安石博会采访中发现,相当一部分外国石材商人在中国学习生活过,他们中文说得很好。土库曼斯坦的小伙子阿里说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自己的国家,这也是石材贸易的结果。
南安石材协会会长王清安指出,今年的石博会,透露出石材业发展的两大趋势:绿色和文化。
石博会上的外国展商
他说,石材产业既要绿色的“面子”,更要绿色的“里子”。从绿色开采到绿色生产、绿色应用,石材产业积极响应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号召,追求高质量、可持续的发展。
另一方面,石头本身从建筑材料到家居装饰,再到艺术精品,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创价值。用石头做成衣柜、灯罩、手表,运用于皮包、高跟鞋、艺术品……在当地人看来,这是石头的未来。
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时,泉州留下有“市井十洲人”之说。如今,随着石材产业合作的深化,这里正再次成为“十洲人”的造梦之地。